我的网站

         
当前位置: 主页 > 我的网站45 >

古代时北斗星曾是9颗星,为什么现在成了7颗?那两颗哪里去了

时间:2024-10-21 00:13 来源:网络整理 转载:我的网站
我们都听说过北斗七星,大多数人都知道它的位置。这7颗星组成一个“勺”字形,所以民间常称北斗星为“勺星”,之所以称为“北斗星”,也是因为它与古代酒器“斗”的形状相似”,又常出现在北方的夜空中,故又称北斗七星。这个“勺子”或“桶”前面的两颗星星是北极星,位于向前延伸的直线距离的5倍处。

我们都知道,天上的北斗七星是围绕着北极星转的,而且每年都围绕着北极星转一圈。春、夏、秋、冬四个季节,斗柄分别指向东南、西北。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现象,所以北斗七星的位置也会用来判断季节。北斗七星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最熟悉的星星。

但是几千年前,古人看到的北斗七星和我们现在不一样。早期古籍常将其记载为“北斗九星”,因为当时北斗七星的位置好像有9颗星。古人说北斗七星从勺尖到勺柄分别是天枢(天枢)、天璇(巨门)、天机(陆存)、天权(文曲)、紫微源玉衡。(廉贞)、开阳(武曲)、瑶光(破军)由七颗星组成。除了这7颗星,北斗七星的勺柄上还有两颗星,分别是左辅星和右璧星。

比如今年5月我国公布的“河洛古国”考古中,就有一个北斗七星和九星的形状,是用瓦罐埋在地上形成的。河洛古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300年前,这说明在5000多年前,我国的古人就知道了北斗七星和九星,并产生了对星星的崇拜。

那为什么现在都叫北斗七星,古人却叫北斗七星呢?一般认为,左府和右壁这两颗星在千年前还很明亮,只是光芒逐渐暗淡了。与其他七颗星相比,它们的光度要弱得多,所以不再被认为是北斗七星,逐渐改为北斗七星。

在先秦时期,左府右壁这两颗星并没有那么亮。先秦时期就有记载:北斗九星,七见二隐。说明两颗星辰的光芒已经暗淡了下来。不过到了唐代,奇门遁甲九宫八卦中的九宫依然是北斗七星的九颗星,即天鹏(贪狼星)、天瑞(巨门星)、天冲(禄存星)、天府(文曲星))、天钦(练真星)、天心(武曲星)、天珠(破军星)、天人(左府星)、天影(右壁星)。

那左辅右壁这两颗星为什么会变暗呢?一般认为,这两颗恒星的光度可能会因某些恒星活动而发生较大变化。例如,它们曾经有过氦闪,所以它们的光度一开始会很亮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慢。慢慢变暗,现在已经很难用肉眼看到了。

其实,在有记载的人类历史上,恒星光度的变化并不少见。比如海山二星,天文学家发现它的光度在过去的几百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1841~1843年间,它的光度超过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天狼星,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,但后来它的光度逐渐变暗,现在视星等只有4.3,所以你不能看到它,除非你仔细看。

和猎户座左上角的参宿四一样,这颗星在去年9月变暗,经过将近半年的变暗后又再次变亮,说明恒星光度的变化很常见,但比较少见为左府与右笔暗淡千年。目前,天文学家还不是很清楚这两颗恒星后来变暗的具体原因。

参考资料:

《大众日报》6月11日文章《“河洛古国”发现北斗九星天文遗迹 考古专家振奋》